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新闻 > 正文

科普丨苏州疾控12月防病提醒!

文章来源:苏州疾控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02 09:44:53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十二月来临,天气日渐寒冷,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类病毒性传染病发生及传播的风险高。

  苏州疾控提醒市民,注意预防流行性感冒、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注意防范诺如病毒感染,进入冬季,雾霾对健康的影响也值得关注,此外,使用燃气或煤炉取暖或沐浴的市民应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老人、儿童、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密集的学生等重点人群应注意预防相应疾病。

  十二月请重点防范以下疾病

  流行性感冒

  关注度:★★★★★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种病症。

  传播方式

  主要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特点

  高热明显,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

  疼痛明显(头痛、咽痛、肌肉酸痛)

  疲劳乏力明显,咳嗽、畏寒等

  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

  特别注意

  冬季来临,流感逐步进入高发期。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疾控君建议

  注意气温变化,添加衣物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注意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寒颤、肌肉酸痛等),应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同时尽量减少接触他人。用药要谨遵医嘱,不能盲目吃抗生素类药物。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学校、托幼机构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和缺课登记跟踪制度。

  水痘

  关注度:★★★★☆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

  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

  易感人群

  好发季节在深秋和冬季,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

  特别注意

  水痘传染性较强,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形成多例感染发病。

  疾控君建议

  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疫苗免疫预防。

  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做好日常隔离消毒,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

  对患病儿童应及时就诊,注意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诺如病毒

  感染性胃肠炎

  关注度:★★★★☆

  诺如病毒是一种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及腹泻等。

  儿童以呕吐为主。

  成人则以腹泻为主,其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而传播,除此还可经食物和经水传播。

  特别注意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暴发的高峰期,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应做好防护。

  疾控君建议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注意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已经出现的感染者要进行隔离,及时规范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

  保持良好的食物和饮用水卫生。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食品、饮用水、环境卫生以及厨工等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异常情况应立即离岗。

  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带病上学。

  学校、托幼机构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和缺课登记跟踪制度。

  特别提醒

  秋冬季节,雾霾天气逐渐增多,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尤其是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体。

  雾霾天气应科学选择锻炼方式,以免诱发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或加重。

  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采用外出时戴口罩等措施进行自我保护。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