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将古城整体进行规划保护的城市,苏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探索古城保护更新路径。
位于学士街梵门桥弄的吴宅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原有建筑为两路五进,但目前仅存第四进楼厅。作为明代大学士王鏊的故居之一,吴宅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被列入姑苏区“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去年,苏州名城保护集团着手对吴宅进行前期文物设计、维修保护利用等一系列工作。
“因为失火,它曾经被修缮过。在我们对它进行勘查的时候,它本身已经出现了一些残损,包括屋面的坍塌、屋架的倾斜等。今年上半年,由于不间断的大雨,屋面发生了再次坍塌,我们对它进行了紧急抢险加固。作为古建筑,保护它是刻不容缓的。”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部主管翟乃薇说。
不止是吴宅,近年来,古城区越来越多的古建老宅,正通过一宅一策、活化利用的方式,将高端酒店、咖啡店等业态搬进老宅。今年,包括陆润庠状元故居、吴廷琛状元故居以及春晖堂杨宅等在内的一批古建老宅启动修缮。
翟乃薇表示,在文物保护和展示的基础上,会对接社会力量、引入资本、发展商业,让古建筑“活”起来,争取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文物建筑将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现代人包括后人,都能看到、了解到以前的历史、以前的文化。
目前,“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已完成古城27个街坊信息采集,总面积约642.81万平方米;采集三维点云数据467.76亿个,为20处文保单位构建三维模型。
在充分挖掘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苏州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千年古城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位于苏州博物馆门前的东北街河,当阳光洒在水面,这一汪碧水便如同果冻一般,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因此网友们也把它称为果冻河,来往游客总会驻足于此,用手机拍照留念。
苏州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水务部门通过河道清淤疏通、控源截污、水体原位修复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古城河道成为“果冻河”。
“通过补充一些沉水植物以及挺水植物,恢复河道原本的生态环境。在一系列的整治手段以后,河道的水质逐步达到提升以及稳定,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氛围,同时展现姑苏区姑苏水巷的风貌。”姑苏区水务管理中心调度科科长陆宏介绍。
同时,围绕古城1100多条街巷,姑苏区还积极推进“一街一特色、一巷一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吴地水乡特色街巷。紧邻平江路的丁香巷,经过立面整治、景观提升、箱体美化等改造提升,让这条狭长的小弄堂在保留老街原始风貌的同时,原住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提升。
“在改造过程当中,我们根据街巷的历史文化因素,让居民能够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结合苏州的旅游文化和平江路历史古城的风貌,进行了提升。”姑苏区平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朱金一说。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近年来,苏州持续推进古城整体保护、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做精做优“续、多、新”三篇文章,推动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打造活着的古城、幸福的古城、繁荣的古城。在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正在进行的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以片区内唐寅、泰伯人物IP为亮点,融入昆曲、木版年画、古籍等文化元素。
苏州桃花坞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朱怡表示,桃花坞美术馆升级改造项目已经到了收尾阶段,预计近几个月就可以对外开放。未来将重点推进一期二期项目,建设招商运营工作,构建江南文化展示窗口、非遗集中展示区,打造苏州古城保护区的更新样板,赋予古城不断自我更新的活力。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当前,苏州全力推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让“住在古城”成为情怀,“业在古城”彰显价值,“人在古城”尽享温情,当好古城保护更新发展的排头兵,面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