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新闻 > 正文

填补国内空白!苏企研发新型光学遥感卫星将发射

文章来源:看苏州客户端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06 09:55:16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监测自然环境变化、辅助城市规划……昨天(12月4日),记者从苏州科技局获悉,苏州企业吉天星舟自主研制的新型遥感卫星“吉林大学一号卫星”已于近日通过出厂评审,将于本月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

  这是我国首个具备“非沿轨动中成像”和“计算重构高几何高光谱成像”能力的光学遥感卫星,可将传统成像技术指标提升10倍以上,填补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图/吉天星舟苏州总部

  “咔嚓”一下即可成像

  苏企研发新型光学遥感卫星

  “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序进行中,目前正在封装启运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预计本月底发射。”昨天(12月4日),在位于苏州纳米城的吉天星舟总部,记者见到了刚刚结束出厂评审工作的公司华东事业部总经理张柯。

图/吉天星舟华东事业部总经理张柯

  经过长达近两年的研发周期,这颗命名为“吉林大学一号”的遥感卫星已整装待“发”。成功发射后,将助力自然资源普查、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信息监测、交通运输管控等领域。

  张柯介绍道,这颗卫星是我国首颗具备“非沿轨动中成像”和“计算重构高几何高光谱成像”能力的光学遥感卫星。它具有“高时效、高几何、高光谱”的显著特点,可将传统成像技术指标提升10倍以上,解决了遥感图像“灵动、清晰、多彩”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图/吉天星舟首颗新型遥感卫星

  何为“曲线非沿轨动中成像”?张柯向记者解释道,光学遥感卫星是专为地球打造的“自拍神器”,传统卫星设计模式需要拍摄多张照片,才能组成一幅宽幅图像;而吉天星舟自主研发的成像技术,在卫星进行复杂机动工况下,能实现实时高精度像移补偿,极大地提高了单轨观测范围。

  这样做的好处又是什么呢?对于复杂观测目标如河流、海岸线、边境线、输油管线等,非沿轨成像技术实现了“定制化”观测,提升了观测效率。

  “卫星飞行的时候,绕着地球从南向北飞,常规的‘咔嚓’一下只能拍摄十几公里的范围,想要形成巨幅影像,只能飞到下一圈的时候再拍摄十几公里。”张柯说,这样一来耗时长,二来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就会对数据造成影响,需要从头再来进行拍摄。

图/吉天星舟实验室

  此外,这颗遥感光学卫星还利用基于滤波阵列的新型计算重构算法技术,将卫星的谱段从基础的20个,反演至60个以上,而谱段越多,图像信息丰富度越高,用途也就更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大节省研发的成本和周期。”

  张柯透露,吉天星舟计划于2026年建成由28颗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星座,将具备可见光、高光谱、红外、微波等多种成像手段,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快速访问、快速覆盖与更新的遥感数据采集能力及典型行业深度应用能力。

图/吉天星舟所获荣誉

  苏州制造多次探苍穹

  各板块错位发展各有特色

  事实上,苏州与航空航天事业有着不解之缘。今年以来,苏州各地瞄准大飞机、通用航空、航空智能装备、航空功能服务和航天产业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

  今年8月,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地卫智能应急一号”“星池一号B星”等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两颗卫星分别由苏州企业总研制和参与。

图/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

  再早前的4月2日,以张家港命名的运载火箭“张家港号”天兵科技天龙二号液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一枚遥感卫星送入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创造了全球民营航天20多年来首飞成功的历史,也开创了中国商业航天液体火箭新纪元。

  并且,天兵科技在天津的火箭总装厂已于近日正式迁移至张家港,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即将全面投入使用。在产能充沛的情况下,这里可年产30枚液体运载火箭和500台火箭发动机。

图/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

  当前,苏州聚集了长风航空电子、吉太航空、华易航、迈信林等优秀内资以及通用电气航空、新宇航空、赛峰等外资航空航天零部件企业。

  2022年,苏州全市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重点企业303家。苏州各地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布局,形成了各板块错位发展、各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