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就要正式启用,迎来首批师生入驻。苏州人家门口的双一流又多了一所啦。
而对于目光长远、路径清晰的苏州来说,越来越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集聚苏州,正让苏州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从1到10”的转化。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体系布局中,苏州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200多所大院大所!头部资源创新集聚!
曾几何时,高校资源一度是苏州的短板。如今,越来越多高校在苏州落地生花。特别是过去一年,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一期先后投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实现首届招生,中国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加快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签约落户,C9高校全部在苏州实现重大布局。
九校联盟,简称C9或者C9联盟,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于2009年10月正式启动。联盟成员都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
目前,全市共有36家高校,近30万名全日制在校生。
截至2022年底,苏州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浙江大学、中国人大、西交大、东南大学、西北工大、湖南大学、南航、河海大学、厦门大学以及牛津大学、新国大、洛加大、南洋理工、悉尼大学等200多所国内外大院大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建设各类产学研创新载体超160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000多项。
就在5月26日,继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落户后,苏州与哈工大“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再结硕果。位于吴中区的航空航天产业园正式开园。产业园借助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成果优势,聚焦航天器制造及应用、航天新材料及器件、空间信息处理、航天先进动力及装备等未来产业细分领域,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苏州与各大高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平台已形成百花齐放态势。苏州推动C9高校在苏建设创新载体数达28家,仅清华大学在苏建立的载体就达8家。推进北京大学建设北大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在苏州建设高等研究院,启动建设苏州仿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苏州脑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等载体。
中科院计算所前所长李国杰院士团队在昆山布局中科可控信息技术基地,规划占地面积近600亩,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昆山超级计算中心、国家集成电路重大工程——安全可控芯片设计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和年产100万台安全可控高性能服务器智能生产线,2022年产值达89亿元。
对于各大高校、人才来说,拥有超过4万亿的工业底盘的苏州,是国内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有着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突出优势。正是高校能够大展身手,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好平台。
归国创业的罗刚,现为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某项目负责人。当初他带着前沿技术回国,最担心的是什么时候能实现产品化。没想到,苏州的姑苏实验室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从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
罗刚说:“姑苏实验室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机构,对于我们高科技技术产业化的扶植过程,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体制,这两方面都是很创新的。”
对于苏州来说,依托苏州产业优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苏加速转化,正持续赋能苏州产业集群发展。
清华汽研院(吴江)坚持“孵化+投资+引进”的产业发展模式,发起成立4只创投基金,吸引外部社会资本20亿元,孵化企业83家,其中拟上市企业3家,企业年产值达17亿元,累计总纳税额超3亿元。
5月24日,清研精准创新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标志着清研精准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真正实现从检测技术到检测服务再到数据服务全闭环,保持行业的领先,进一步助力苏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正是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孵化,攻克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检测设备技术难题,打破国外垄断,获得多家行业龙头和投资公司的认可。
浙大苏州工研院作为浙大首家省外布局的创新载体,已累计孵化技术创新型企业77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上市公司子公司或并购公司3家、目前排队上市企业2家。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主要面向环境与能源纳米科技、大健康生物与食品工程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已孵化高科技企业90余家。
2月19日-23日,苏州代表团赴新加坡开展经贸投资促进与合作交流活动。苏州代表团专门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双方探讨了新国大Block71在苏州更大力度拓展,扩大在苏州办学规模,作为深化人才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成果。
在苏州,BLOCK71通过新国大苏研院与工业园区的合作,为初创企业提供导师支持、办公空间、政策申报、融资以及商业对接机会等资源。同时,借助与母校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关系,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科技创新支持。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研水平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学术机构,是我国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研究尖端人才集聚的中心。早在20多年前,便已经和苏州开展合作。
目前,中科院在苏州载体机构共有34家(包括2家中科院建制研究所),在苏州人员已超过4800人,累计引进各级、各类高端人才1000余人;累计引进孵化780余家科技型企业落户苏州,“十三五”期间中科院成果为苏州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双方院地合作正在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关键结合点。
今年以来,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多次调研苏州合作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调研中,曹路宝多次强调,把支持每一所在苏州高校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高校一有所需、苏州必有所应,全市上下要始终高度重视高校发展,不遗余力提供全周期服务,扎实推动各领域深化合作。
高校持续集聚,并借助苏州独有优势,正让越来越多科技创新成果,在苏州产生、实现就地转化,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