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新闻 > 正文

吴中:一叶碧螺春的振兴路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3-18 09:45:18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春分将至,缥缈峰下的水月坞里,绿油油的茶树嫩芽吐露、层层叠叠,采茶人眼尖手勤,灵巧地将点点新绿揽入怀中。煮沸一壶山泉水,盏盏鲜绿的茶汤里,映出的是一张岁月沉淀、历久弥新的苏州文化名片。

3月18日,2023首届中国苏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节将在太湖生态岛缥缈峰山脚的水月坞拉开大幕。在这个碧螺春茶诞生的地方,《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正式发布,围绕打造“生态绿茶第一品牌”这一目标,多维度发力,让一叶碧螺春走上振兴路。

文化振兴:

以水月坞茶文化园为起点,讲好碧螺春故事

驱车驶过太湖大桥,沿着环岛公路,朝着挺拔的缥缈峰而行,穿过一片片屋舍树林,待见到古朴的水月寺后,路两旁的山坡也变得苍翠起来,这里便是碧螺春茶的发源地——水月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叶好茶。2023首届中国苏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节“花落”水月坞,实至名归:

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茶圣”陆羽和诗僧皎然在水月寺旁采茶品茶,皎然作“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春泉”彰显二人的悠然;

宋代,寺旁产的“小青茶”已是贡品,深受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喜爱,大诗人苏舜钦评论“无碍泉香夸绝品,小青茶熟占魁元”;

清康熙帝南巡至苏州,饱览太湖的湖光山色后,见呈上的春茶卷曲如螺、碧绿如玉,遂将颇具市井气息的“吓煞人香”改名为“碧螺春”,并一直沿用至今。

水月寺四周交错点缀着大量梨树、枇杷、柑橘,花开时香气袭人,茶树长在其间吸其馥郁之气,茶香格外芬芳。这样的茶果复合系统,和传统且细致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一起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碧螺春成为国家级“双遗”珍宝。

这股清爽的茶香,氤氲了千年历史,浸润着丰富文化。可到了眼下,龙井、普洱已逐步走向全国,茶饮市场的“蛋糕”也正不断扩大,碧螺春的市场份额却止步不前,目标客户中也鲜见年轻人的身影。

“在碧螺春诞生的‘摇篮’举办首届茶文化节,进一步挖掘茶叶的文化属性,让更多人了解碧螺春的故事,从文化上实现碧螺春的振兴。”在吴中农发集团董事长仉勇看来,当茶圣、古刹、古泉等熠熠生辉的文化元素在水月坞相遇,必将碰撞出更多火花,进一步擦亮碧螺春这块“金字招牌”。

文化振兴的着力点,自然是因地制宜开展的茶文旅融合发展。以举办茶文化节为契机,吴中农发集团将依托水月坞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建设中国(吴中)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园,高标准打造集洞庭山碧螺春茶炒制、展示、体验、休闲于一体的茶文化中心,满足当代都市人赏茶景、观茶俗、品茶韵、养茶性的文化旅游需求。

仉勇介绍,随着茶文化园二期工程的启动推进,吴中农发集团还将把茶文化园的核心区放大到缥缈峰景区,并逐步将缥缈峰景区打造为中国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主题景区。

品牌振兴:

国企引领“握指成拳”,聚资源提升影响力

茶季到了,客流来了,金庭镇茶农秦阿姨早晨采青叶,傍晚炒茶,忙得不亦乐乎。但问起茶叶销路,她却焦虑起来:“靠自己摆摊吆喝,茶叶卖起来总是比较费劲,价格也上不去。”

十指伸出有长短,树木琅林有高低。像秦阿姨这样茶农“单打独斗”的销售,在洞庭东山和西山都不是个例。除了零散农户,在碧螺春的销售赛道上,还有大型茶企、茶园、农业合作社等多类型经营主体。“百花齐放”的繁荣背后,却显现出洞庭山碧螺春在整体品牌化经营上的短板。

走好洞庭山碧螺春的品牌振兴之路,吴中从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实践。早在2002年,洞庭山碧螺春就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20年,洞庭山碧螺春被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杜绝了“山寨”产品的“搭便车”行为。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稳。

面对近年来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吴中“握指成拳”,按照“政府引导、国企引领、科技驱动、多方参与”的模式,由区级国资公司吴中农发集团牵头,组建成立了吴中区碧螺春茶业有限公司,集聚整合全区茶农、茶园和茶企等资源,构建起“种质保护、原茶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赋能、市场销售、茶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打造以“吴中”为主打品牌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并推出“吓煞人香”“水月”“小青”等系列品牌以精准化匹配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在龙头引领下,更多强化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建设的举措提上了日程:一方面,携手中国农业大学、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力量,多方共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研究院;另一方面,参加中国茶叶经济年会并召开洞庭山碧螺春茶专场推介会,积极承办中国绿茶品牌大会并争取永久落户……在高频次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中,吴中正不断提升洞庭山碧螺春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吴中将继续给洞庭山碧螺春上“户口”。全区45家符合要求的企业预计将发放40万枚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消费者扫描标志中的二维码即可获知验证结果和相关茶叶生产企业情况,让每一盒茶叶都能追溯源头。

产业振兴:

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力争跻身全国前三

从种茶,到制茶,再到售茶。放眼全国,每一个成熟茶品牌的背后,都离不开完整的现代化全产业链体系的支持。

随着《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的发布,吴中将多维度、全方位推动碧螺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这一中国名茶香飘世界擘画了清晰蓝图:

茶树良种选育是关键。洞庭群体小叶种是苏州土生土长的茶树品种,其独特的花果香和优异的口感是洞庭山碧螺春茶最鲜明的特征。吴中区将持续完善洞庭群体小叶种资源库,选育2至3种优良品系,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圃,并在东山镇和金庭镇各创建1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引导和扶持有需求的茶农更换优质品种。

茶园基地管护要科学。在大部分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园,看得见的是树下一张张粘虫黄板、一套套诱捕器和一盏盏杀虫灯,看不见的则是土里的有机肥料。绿色防控举措之外,吴中还将加快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全区茶园生产管理向数字化、精准化、标准化、可追溯化提升。

茶叶品质要经得起考验。在高端洞庭山碧螺春茶以传统碧螺春手工制茶技艺为主的基础上,吴中将探索洞庭山碧螺春机械流水线生产,解决手工制茶“千人千锅”品质不一的问题。同时,新设立的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研究院也将在主导品种选育、机械制茶技术参数等关键环节助力突破瓶颈。

立法保护让茶产业行稳致远。吴中区主动对接市人大、市政府,促成《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年内落地。该条例也是苏州首次对名优地产进行立法,聚焦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种保护以及保护原生态茶果复合系统等做出新的探索,并深度赋能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

产业振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久久为功。

通过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力争到2025年年底,吴中将实现全区茶园总面积超5万亩、产业产值超10亿元,并出台1部洞庭山碧螺春保护条例,建成1个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园、1家洞庭山碧螺春科研机构、2座碧螺春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培育3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将洞庭山碧螺春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提升至全国前三。苏报驻吴中区首席记者 陆宇其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