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荒地里竟然有一口“老井”!2月24日上午,在姑苏区苏公弄的一处荒草地正在清理,没想到一口隐蔽性极强的迷你水井突然现身,布满青苔的石块、清澈的井水让施工人员十分惊喜,“这种样式的水井平常没见过,这会不会是一口上百年的古井?”“这口井会不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个问号出现在大家的脑海中。当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一探究竟。
原来,一个星期前,在“社情民意联系日”上,居住在定慧寺巷64号的居民、网格员蒋洪全反映,日常巡查中发现,苏公弄5号后门处有一片绿化空地长期无人管理,希望有关部门能对其进行美化,并考虑增设凉亭、桌椅等休闲设施,以此丰富辖区居民业余生活。对此问题,社区第一时间联系了管线入地施工方,决定将此片绿化空地进行修整,并与共建单位对接,尽可能争取相应帮扶资金,增设凉亭及休闲桌椅。
2月23日,施工队入场进行施工,他们挥动着锄头将一块块干枯的草皮清理干净。突然,一位工人停了下来,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阻力。“草皮本来是很松软的,结果锄到这,突然锄不动了,挖开来看,才发现是口井!”施工工人说道,“从井口的石块来看,不像是新的水井,或者是城市管道,倒像是有点年份的老井。”
“一开始我们没注意到,以为是块石头呢!”施工工人说道。区别于生活中常见的六角古井,这口井因与地面平齐,并盖有井盖,远远望去与寻常的青砖无异,确实不容易被人发现。
记者凑近观察,水井上方有块石头井盖,呈正方形,打开井盖后,一眼便能看见40厘米左右的井口,井口边的青石光滑湿润,井内还有清澈的井水。“经过我们现场测量,这口水井底部存在淤泥,到井口的距离约为1.9米,水井内部呈圆柱形,直径约1.5米,内部空间不小。”现场测量的社工说。
这时,家住苏公弄5号后门的居民钟女士说:“小时候我们便住在这里,那时候,烧水吃饭都是用的这口井,真的是承载了满满的回忆。”据记者了解,苏公弄5号解放前为苏州监狱长钟原的祖宅,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若根据居民的记忆推测,那这口水井很有可能已有“百岁”。
对此,记者采访了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文保所相关人员表示,这口水井目前并不在苏州市古井名录中,从目前观察来看,井盖及井身并未有任何文字记录,需要具体研究后才能判断水井的“年龄”和历史,“但从历史上来看,苏公弄5号解放前为钟宅,清朝时期为贡院,但这口水井是否和钟宅、贡院有关,还要进一步研讨。”
对此,记者又将现场照片发给了苏州市姑苏区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执行主任——阮湧三。阮湧三介绍,凭借图片,从井口设置和所用石料来看,如果确定是花岗石料,这口水井的建造年代最晚为清代,另外如果原水井不用井栏圈,则排除路边公用井,大概率为宅内用井,“苏公弄东侧70年前有大片废址空地,后来造了老双塔菜场和公厕。不排除是过去人家留下的院井。”阮湧三说,但具体的情况,还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勘察研究,才能给出准确结论。”
目前,该口水井具体情况还在有关部门的勘察中,苏报融媒将持续跟踪报道。
(苏报融媒记者 严松 通讯员 刘洋)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