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钱能做什么?有人说可以买一桶泡面,有人说可以坐20站地铁……在位于苏州陆慕菜场便民集市的“便民理发”店,5元钱可以理一次发。很多人会好奇,靠5元钱理一次头发,店主如何生存?为何店主不涨价呢?
明天(2月21日)是“二月二、龙抬头”,素有“理发去旧”的传统。在这个特殊日子到来前,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这家不一样的理发店,听听有关店主的故事。
顾客给的机会成就了这门生意
走进便民集市,配锁、修表、缝补、修鞋、磨刀、修脚……一家家老旧的门店裹挟着浓重的生活气息呈现在眼前。“便民理发”店位于集市的最里面,找到店面时,店主不在,旁边磨刀修脚店的王大爷帮着拨通了视频通话,店主没有接,不过没一会儿,就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
位于陆慕菜场便民集市的“便民理发”店
店主叫杨秀兰,六十不到的年纪。提到一次5元理发的价格,她不觉得挣少了,“有这么多人来我店里,我就很开心了。”杨秀兰的家庭条件不好,很早便体会了生活的不易。她的父母曾是“跑船”的,她就出生在船上。小时候帮家里干活,“挑、抬、搬,样样都干。石头、砖头、石灰、水泥、黄沙,这些船上的货,我都搬过。”
杨秀兰在给顾客洗头
成年后,杨秀兰算是子承父业,也成了“跑船”的,在船上负责装卸工作。1987年,经在苏州工作的大姐的同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从江苏盐城大丰嫁了过来,工作单位也由“大丰航运公司”变为了“吴县棉织厂”。
杨秀兰在给顾客焗油
工作从“跑船”变成“纺纱”,杨秀兰特别知足。可这份“幸运”维持了没几年,她遇到了“下岗”。对于这样的变故,杨秀兰没太多的抱怨,转而开始了打工生涯。先后在食品厂、电池厂干过,但时间都不长,后来找到一家冶金粉末厂,工作3年左右,因为之后工厂搬迁,通勤距离变远,杨秀兰没有选择跟着过去。
这次离职,33岁的杨秀兰下定决心,一定要掌握一技之长。经朋友介绍,她开始学习理发。刚开始,师傅只让干洗头、扫地之类的杂活,不过一有空,杨秀兰就在旁边看着学。一段时间后,一位经常光顾的顾客说:“凡事都要有个过程,你就从我的头上开始吧,理坏了我就剃光头。”师傅给杨秀兰使了个眼色,就这样,杨秀兰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理发。
价格实惠服务热情 客人“走失”又回来
此后,只要有机会,师傅就给杨秀兰使眼色。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杨秀兰便可独当一面。
杨秀兰在给顾客理发
离开学徒店,杨秀兰从朋友手中租借了一间位于润元路的厨房,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理发店。最开始,理发定价是单次3元。不过因为位置不佳,加上周围房屋陆续拆迁,店里生意并不好。“当时一天能挣二三十块就不错了,有的时候一天就挣两三块钱。”不过,杨秀兰觉得大家愿意来光顾她就很开心,“毕竟自己还处于边学习边实践的阶段”。
干了4年左右,这家店所在地块涉及拆迁,杨秀兰重新找到一间民房。这次开店装修花费了不少,所以理发的价格上涨了2元。而这一涨,之后20多年就没再变过。此后,杨秀兰又搬过2次家。2021年,第三家店铺附近的陆慕菜场改造,需要引进一部分公益性便民业态,早已声名在外的“便民理发”得到大伙儿的一致推选。于是在古巷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菜场经营方找到杨秀兰,商量过后将她的店面搬到了菜场。
杨秀兰店里的价目表
杨秀兰的理发店价格实惠、服务热情,自然受到周边居民的欢迎。但因为搬家匆忙,很多顾客没有联系方式不能逐一通知,她每次搬家时也招致大伙儿的一些“埋怨”。一位常年在店里理发的老奶奶兜兜转转打听了两个月,最终找上了门。理发照常,但也少不了一顿“数落”。后来,杨秀兰的理发店又经历过2次搬家,这位老奶奶一直跟到了现在,如今已是八十多岁。
知足常乐不涨价 最看重顾客认可
时代在变,杨秀兰的手艺也在变。有一阵子流行碎发,虽没专门学过,但杨秀兰会留意,观察流行的式样,空下来的时间多加练习,很快碎发也成了店里的当季款式。
不过,从上次涨价算起,单次理发5元已经超20年没有上涨了,有人替她“打抱不平”,甚至觉得她和时代有点格格不入。不过杨秀兰却认为,自己挣的钱足够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就可以了,“我儿子已经成家,我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其实,杨秀兰还有另一层考虑:“这家理发店主要服务老人和打工者,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不忍心涨价啊!”疫情期间,看着大家都在为疫情防控努力,杨秀兰也想出一份力。考虑到社区里的老人、残疾人不方便出门,杨秀兰带着自己的理发装备——布包和全套工具,出现在高龄老人家中,为他们解决“头”等大事。过年期间,当其他理发店都纷纷涨价的时候,杨秀兰的理发店“我行我素”,“我不觉得挣得少了,过年来的人多了,我就很开心啦!”
杨秀兰的真诚大家都看在眼里,她的善意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经过报道宣传,杨秀兰先后获得过“新时代最美元和人”“相城好人”“最美相城人”“苏州好人”等荣誉。不过,杨秀兰最看重的还是居民的认可,在她15平方米的店面里,南面墙上高高挂着社区居民赠送的锦旗,上面写着“良心理发 热心为民”。
古巷社区居民赠送给杨秀兰的锦旗
店铺也是“解忧杂货铺” 未来要一直服务下去
由于杨秀兰主要服务于老年人和打工者,在她的店里,你能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氛围。在她理发的时候,其他顾客并没有抱着手机玩,而是坐得正正的,全神贯注。他们有时候是听杨秀兰与其他人的聊天,有时候自己也会插上两句。
在她的店里,素不相识的人成为朋友,久别重逢也时有发生。有一次,有一对好姐妹在杨秀兰的店里理发,她们原来是一个村的,但长大后都嫁出去了,便失去了联系。再次相遇,她们都特别高兴,互相留了电话,说要邀请对方去自己家里吃饭。
杨秀兰说,她的店现在不仅仅可以用于理发,还提供了一个相聚的场所,大家在这里聊聊家常,什么烦心的事都忘了;她自己也很喜欢与老人聊天,“什么苦闷的事情呀,跟他们说说就舒服多了。”这里俨然成了苏州版的“解忧杂货铺”。
这也是杨秀兰喜欢现在这份工作的原因。对于未来,她充满信心,“只要大家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剪下去,直到自己干不动为止。”(苏报融媒记者 周腾飞 文/摄/视频)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