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批苏州市古镇、古村、老街名录公布,相城区望亭镇南河港自然村、仁巷自然村、黄埭镇冯埂上自然村上榜首批苏州古村名单,黄埭镇黄埭老街、阳澄湖镇陆巷老街、阳澄湖镇湘城老街、阳澄湖镇消泾老街、太平街道太平老街、元和街道陆慕老街、元和街道众泾老街、北桥街道北桥老街上榜首批苏州市老街名单。
南河港自然村
望亭镇迎湖村南河港位于北太湖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南北两侧千亩农田环绕,村庄因穿村而过的南河港河而得名,是典型的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村落。南河港拥有明式家具和百年陆氏旗袍两项相城区非遗技艺传承。南河港美丽村庄体现了“村洁、水清、岸绿”的生态本色,已成为北太湖旅游度假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仁巷自然村
仁巷地处太湖边陲,水田环绕的村落格局延续了太湖传统水乡的特点,悠久的太湖文化与现代农业果蔬采摘,成为发展的主要优势。仁巷围绕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乡村风貌,发展了精品民宿、酒店、农家乐,打造了观景、餐饮、社交、创业等多元素主题社群村落。设计开发了以“七彩金沙滩”“风情顺堤河”等为主题的生态景点,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促进产业融合。
冯埂上自然村
冯埂上是黄埭镇冯梦龙村的一个自然村,是历史名人冯梦龙的故里,至今仍然居住着众多冯氏后裔,散落着众多与冯梦龙有关的历史遗存和故事歌谣。近年来,黄埭镇依托冯梦龙这一底蕴丰厚的历史名人资源,在冯埂上建设了冯梦龙纪念馆、冯梦龙书院、冯梦龙故居等场馆。目前,冯埂上已然成为四方游客学习廉政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仅2022年,累计接待了游客9万人次。
黄埭老街
黄埭老街呈一字长蛇形,全长1372米,分为东街与西街,“黄埭十八景”就分布在老街上。老街在清代时期雏形初现,至民国时期,人丁兴旺,店铺林立,其中以手工业、米业、茶业为主,肉食、饮食、棉布、酱油业为辅。2022年年末,黄埭老街改造有了新进展,通过保护、修缮和综合开发,让黄埭老街文化底蕴更好地传承蝶变,焕发新活力。
陆巷老街
阳澄湖镇陆巷老街,长550米,宽2米左右,略显幽深。陆巷老街弹石路面,两边房屋石阶缝中苔痕浅浅。济民塘流经陆巷段河称陆巷塘,沿陆巷塘北岸所建民居、店铺相连,称下街,与之相对的称上街。老街的尽头有条河,河上有座桥,过了桥,便是常熟沙家浜。
湘城老街
湘城老街长1190米,由中行、河东、河西三条街构成,有史料记载,河东街形成于春秋中后期,中行街与河西街形成于晋代,宋代形成规模集镇,明代进入全盛期。街南端1号的文昌阁、2号“老典当”旧址,78号姚文徵宅均为清末建筑,这些充满时代沧桑感的老建筑,有幸受到重点保护,正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魅力。
消泾老街
消泾地处原吴县、常熟、昆山三地交界处,距阳澄湖仅500米,是水上交通要枢,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目前还保留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抗日战斗英雄纪念碑等建筑。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围绕游、艺、集、味、乐、造、宿、传八大主题,高水准筹建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阳澄湖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阳澄湖仓坊(1971仓坊)、非遗大师院落、阳澄湖革命历史纪念馆等12个非遗手作项目以及6个配套服务项目。
太平老街
太平老街,形成于明清,明代时称“荻溪”,后因清光绪十九年重建太平桥而得名“太平”。太平老街南有太平桥,北有利民桥,由太平街、南浜(街)、九思街和北浜南、北岸(街)组成。街上两侧的王家、邢家、华家等古宅至今仍在,抗战初的中共苏州县(工)委、“江抗”收编胡部谈判等革命旧址成为太平街道历史文化的闪光点。北浜北岸太平禅寺前的千年古银杏、太平素面馆、荻溪仓已成为网红打卡地。荻溪文史馆、王皋故居、荻溪仓众创空间、书香小院、苏州图书馆老街分馆、苏州方志馆老街分馆等文化载体的建设,在融合中得到传承与创新。
陆慕老街
陆慕孕育了御窑金砖、缂丝技艺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了“兵圣”孙武、“商圣”范蠡、“明四家”文徵明等贤士。陆慕老街唐代后元和塘两岸民居增多,逐渐形成街市而得名。在陆慕老街的开发保护中发现了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未来,这里将以元和塘水系为轴,打造水陆联动的优质游线,助力市域文旅融合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
众泾老街
众泾老街是一条南北方向的直街和东西方向的横街。狭窄的街道两旁是店铺和民房,蠡塘河(南、北)、内塘河、白堍泾和柴米港五条小泾汇集此处,因此又称“五潨泾”“五龙泾”。
北桥老街
北桥老街分东街、西街、横街,面积约40000平方米。东街内包含70、80年代的供销社商店、老茶馆、铁匠店、点心店、理发店等;西街内包含70、80年代的老旅社、面店、馄饨店、理发店等;横街内包含了供销社老的生产资料部商店。
(记者 袁雪 整理)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