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新闻 > 正文

苏州汽车产业锚定万亿级目标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1-04 10:05:34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苏报记者 陆晓华

  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已形成了覆盖整车、零部件、汽车电子、新能源“三电”、智能网联系统等细分领域的完备产业链,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年伊始,苏州强势推动汽车产业加速飞驰。1月2日举行的苏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暨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仪式上,集中开工签约和投产投用产业项目共142个、总投资916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汽车电子及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

  前不久出台的《苏州市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锚定了苏州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到2030年,全市汽车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总规模超万亿元,形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汽车产业创新集群。

  产业规模超4200亿元

  聚集汽车相关企业160家,2021年实现开票销售590亿元;新能源“三电”领域优势突出;获评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汽车零部件)等称号……近年来,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常熟高新区硕果累累。

  这是苏州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汽车产业,一直是苏州制造业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近年来,苏州汽车产业基础扎实、发展迅速。2021年,我市汽车全产业链口径规上企业1006家,实现产值4256亿元,同比增长22.3%,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0.3%。2012年至2021年,全产业链口径规上企业数量从395家增长至1006家,年均增长10.9%;产值从1489亿元增长至4256亿元,年均增长12.4%。

  2022年1月至11月,全市1006家汽车全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4382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规上企业284家,实现总产值1749亿元。

  从细分领域看,涉及整车、传统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等多个方面,比如,整车方面,商用车、乘用车和专用车等领域均有布局;传统汽车零部件有规上企业722家,主要分布在动力、底盘、车身和内外饰等四大领域。

  全市汽车全产业链口径规上企业中,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75家,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43家。

  我市汽车产业深度参与全球和全国专业化分工协作。全球整车重点企业(100家)和全国整车重点企业(100家)中有6家(宝马、捷豹、路虎、长城、奇瑞、金龙)在苏州布局。全球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100家)有41家在苏州布局,其中6家在苏州多点布局;全国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100家)有8家在苏州布局。

  创新要素集聚助推产业发展

  转化技术成果80多项、孵化企业150多家。这是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扎根吴江十年交出的成绩单。而在清华苏州汽研院,还有几个数字同样耀眼:承担了102项各级科技项目和226项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累计获得竞争性科研收入2.8亿元,申请专利511项,其中发明专利242项。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与汽车产业的加快融合,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产业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在苏州,创新要素的不断集聚,助推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全市汽车产业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8名(包括5位院士)、省双创人才35名、姑苏领军人才82名,建设博士后工作站11个。从人才创办企业来看,培育上市企业8家,瞪羚企业42家,独角兽培育企业11家。

  全市引进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长三角汽车工程研究院、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等23家国内顶尖机构。全市汽车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机构312家,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家、省级研发技术中心235家、新型研发机构5家等。全市省级产学研研发机构10家,其中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3家,包括位于常熟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张家港市的再制造与智能制造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太仓市的智能制造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而从服务体系看,全市汽车产业链技术转移机构11家,包括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苏州中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等。全市集聚汽车制造领域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1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包括昆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面向产业孵化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内容或方向。省级公共服务平台110个,包括苏州博士创新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业产业管理咨询服务平台等。全市汽车产业聚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个、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3个、省级科技产业园4个、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1个、科技创业孵化载体10个。

  从6000亿元到1万亿元

  我市汽车产业集群逐步探索出“国际产业集群-长三角产业集群-苏州产业集群”的国内外产业资源合作模式,与近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合作关系。

  作为全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细分优势领域,苏州将大力推动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苏州市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瞄准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切实释放数字技术对汽车产业创新集群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主攻产业链价值链高能级、高技术环节,提升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品设计、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水平,实现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模块化供货。

  按照目标,到2025年,全市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电子、智能车联网等新兴领域产值占比50%以上。培育产值超50亿元企业20家,超20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优质企业战略梯队。加快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进程,引育1至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60万辆以上,形成公共领域全面覆盖、私人消费领域积极购买的推广应用格局。到2030年,全市汽车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总规模超万亿元。

  行动计划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坚持整车带动,发挥集群效应;坚持数字赋能,提升“智造”水平;坚持创新引领,扩大发展能级;坚持融通发展,精准服务企业;坚持产业协同,完善发展布局;坚持生态优化,强化服务保障。

  比如,坚持汽车全产业链发展路径,聚焦既有整车企业发展现状,盘活存量、做好增量,加速全市新能源整车项目投产量产步伐。增强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在汽车产业创新集群中的策源功能,推动集群内各类公共资源开放共享。持续优化汽车产业生态,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保障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政策体系。以构建“车-桩-网”融合互动的充换电网络体系为目标,积极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等。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