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新闻 > 正文

夜间急诊不是“快诊” 请尽量白天就医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2-28 10:23:27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近日,我市各大医院门急诊量压力大增,专家呼吁——

夜间急诊不是“快诊”,请尽量白天就医

  □苏报记者 周函

  目前,冬季流感、呼吸道疾病和新冠感染叠加,我市各大医院门急诊量压力大增,部分患者以为夜间急诊就是“快诊”,特地在晚上去医院挂急诊。专家建议,市民应尽量选择医疗资源相对充裕的白天就医,将夜间急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急危重症患者。

  急诊不是“快诊”

  最优选择还是白天看病

  “最近一周,医院两个院区急诊单日就诊量是平时的4倍。”苏大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俊介绍,实际在值班中发现,部分来到急诊求医的患者本身症状并不严重,来到医院是希望医生能给输液,觉得输了液就能好快一点;此外,还有一些患者认为夜间急诊是“快诊”,所以不管自己是否病情紧急,都往急诊科里挤。而这样不仅会增加自己的候诊时间,真正需要急救的急危重症患者,也会受到影响。“晚上应该是人们身体休息的时间,白天就医,专家门诊和各项检验检查的资源也更充足,如果能白天看病,建议还是选择白天门诊就医,更没必要特意去‘抢’急诊。”

  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治疗吗?王俊表示,当前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市民应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焦虑和恐惧,避免一发热就盲目、恐慌到医院门急诊就诊,这样反而会交叉感染,也不利于保障自身健康。目前,绝大多数人感染了新冠并不需要去医院,即使出现了咽干、咽痛、咳嗽、乏力、发热症状,只要居家对症服药,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多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一般在7天至10天内就会完全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原本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肿瘤患者等免疫力严重缺陷的特殊人群,出现症状加重千万不要拖。”王俊提醒,这些人群一旦出现了发热或感染了新冠病毒,一定要加强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如果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肢体活动或精神状态异常,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居家患者如何判断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王俊支招,对重点人群的观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是否高烧不退。如果感染者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有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二是,密切关注“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的异常,通常与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换气功能障碍或氧输送能力显著下降有关,若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5%,就算其他症状不重,也一定要密切观察及时就医。三是,警惕肺部感染。肺部影像改变虽然在家观察不到,但市民可以自测在静息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如果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就需要警惕,此时身体可能已经缺氧了。此外,市民还可以做一个活动耐量的简单测试。200米的运动量如果平常没问题,现在反而胸闷气急,明显的体力下降,就要小心发展成重症。“当然,如果年轻人在感染后用药仍出现以上情况,也应及时就医。”

  保护脆弱人群

  减少同居老人的感染风险

  奥密克戎来势汹汹,如何尽量保护家中脆弱人群,延缓老年群体的感染时间?

  “帮助老人度过疫情高峰期,接下来的救治,会更从容。”王俊建议,当家里同住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为减少同居老年人的感染风险,建议减少接触,如果有条件,可将感染者转移至其他住所,或用单独的房间进行隔离,但为了安全,不要将老人单独留在隔绝空间里。

  同时,家人要避免老人到公众场所参加非必要的聚会和聚餐。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若病情控制稳定,应做到非必要不去医院,可由子女给老人备一些长期使用的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如高血压药,糖尿病药等,避免因为药物短缺导致慢性病治疗中断。

  此外,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老人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还要坚持合理健康的饮食,保证营养,正常的作息、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及调整良好的心理状况,这些都能保持和提升免疫力。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