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海共情 帮扶共富——常州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纪事

文章来源:常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9-17 08:23:03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本报首席记者 姜小莉

连绵的青山迎来送往了一批批常州援青干部,见证着常州人民对共和的深厚情谊,也见证着共和这座高原小城一年年的变化。

开展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青海是江苏唯一承担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双重任务的省份。常州市从2010年开始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2021年,天宁区、钟楼区、常州经开区分别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班玛县和海南州共和县建立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2022年,常州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接过“接力棒”,立足“青海所需、常州所能”,高质量推动两地交往交流交融,两年多来,常州援青干部人才在新时代续写援青情谊的新作为。

高原上唱响幸福歌

9月1日下午,开学报到的第一天,一堂别开生面的“青苗常歌 共海共情”音乐思政课在共和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开课。

一张张纯真可爱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与激动,所有同学都是第一次上这样的音乐思政课。来自常州的专业主持人,用标准的普通话,带领大家诵读瞿秋白的诗作《江南第一燕》。常州市觅渡桥小学的学生通过视频与共和的学生们进行互动,一起寻觅美丽的青海湖、“觅渡”革命先烈故事,并隔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自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常州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任务,脚踏实地地推动一批民生项目落地,让高原儿女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更公平、更可持续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并持续加大民生基本公共服务投入,让援建成果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共和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属五县之一,北靠青海湖、南临母亲河黄河,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进藏咽喉”之称。这里有藏、汉、回、蒙、撒拉等25个民族,积淀着厚重的人文底蕴。

教育帮扶一直是常州支援协作共和县的重中之重。第五批援青工作组结合共和县学校特色,深入开展人才、智力援青,一校一方案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双向奔赴的交流交融,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视野,更推动了学校在管理上的理念更新。

共和县高级中学是该县第一所高中,2022年,在江苏常州援建资金的支持下正式建成招生。此前,共和当地只有一所州高中,学位有限,许多孩子要到离家两三百公里的周边县高中上学。学校落成后,该校就与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结对”,不仅实现了两地学生通过线上“空中课堂”同上一节课,也让教师们形成了师徒结对关系,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发展等交流合作。

“感谢江苏以及常州的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学习到很多,希望能够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高级中学教师李紫彤说。

如果说教育援青是播撒希望的种子,那么医疗援青就是与时间赛跑,解决眼前的问题。

去年,江苏常州援建资金投向多个民生领域,其中,共和县恰卜恰卫生院及东巴分院扩建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常州援青工作组组建了以海南州人民医院为中心,以共和县中医院为龙头,覆盖14所乡镇卫生院的紧密型医联体,有力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产业发展谱新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共和县塔拉滩上,数不清的光伏板连绵起伏,闪耀出一片蓝色的“光伏海”。天合光能利用“集聚效应”将光伏全产业链“铺”在了青海大地上。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常州援青工作组结合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发展实际,利用自身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优势,搭好合作平台、下好特色产业棋,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的协同招引,助力共和县建设好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共和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里,每周都要进行直播活动,通过网上商城将藏羊、牦牛、青稞、冷水鱼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千里之外的常州,消费帮扶活动同样在进行中。据了解,目前常州开设青海农特产品销售店4家,销售点已达17家,涉及产品包括牛羊肉、牛肉干、冬虫夏草、黑红枸杞、乳制品、青稞酒、菜籽油、藏药保健品等140余种。

迅速打开的市场,带动共和县地方特色产业的兴起。

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养虾,这样高难度的事在常州援青工作组的手里办成了。随着总投资超3000万元的温泉养殖项目成功落地共和县上塔迈村,在高原地区品尝新鲜的南美白对虾、鲈鱼、鳜鱼也变得容易起来,其秘诀就在于上塔迈村丰富的温泉资源,企业引入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资源再利用。

在东西部协作的机遇下,越来越多的“常州思路”“常州理念”立足共和的自然资源优势,在高原上扎根、生长:天合光能、龙腾光热、万帮新能源等常州企业在青投资,两年来共实现产业项目招引落地3项,总投资超亿元,有效带动地方发展和就业。

常州援青工作组还以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数据算力等产业项目为重点,借力“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常州共和周”等平台持续助力共和县产业发展,招商引资。

“青海省坐拥得天独厚的风光水能源优势,正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苏文电能在新能源行业深耕8年,拥有丰富的投资、建设、运营经验,我们也希望在共和县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储充技术负责人苟苏畅说。

“常州是新能源之都,我们共和县是青海省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双方的合作,尤其是产业方面的合作更加紧密,近几年,我们园区的建设60%以上是来自江苏的产品。”青海省海南州委常委、共和县委书记更登加说。

绿色生态新画卷

在龙羊峡水库西北侧,海拔近3000米的恰恰湾上,有一个全新的沙滩旅游度假村。它由常州市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建设,借鉴常州溧阳天目湖的设计理念,整合湖、草、沙、光、冰、雪等特有旅游资源,实现对江苏游客门票全免,已经成为共和县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

生态,是青海最大的价值、最大的责任,更是最大的潜力。

近年来,常州援青工作积极融入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部署,在辽阔的高原上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携手共赴“绿色”未来。

“度假区靠近母亲河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是最重要的。”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恰恰湾沙滩旅游度假景区经理武修阳介绍,该度假区给当地村民提供了50个就业岗位,人均收入每月4000元左右。度假区每年还为周边3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提供分红,带动村民发展民宿、餐饮等旅游服务业态。

同时,共和县以生态为底,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规划先行,立足共和县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合理布局基础设施,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共和县沙珠玉乡达连海村,村民陈桂花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自从房子原地“焕新”,她住得格外舒心。她算了一笔账,搬进新房一共花了10多万元,“政府补贴”了2万多元。“以前我家住的就是土坯房,黑乎乎的。现在住得好,心情也好,花种上了,菜也种上了,感觉比城市人过得还好。”

陈桂花所说的“政府补贴”,是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其中部分就来自江苏常州东西部协作资金。截至目前,已有超3600万元的东西部协作资金被投入共和县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乡村振兴整村推进、村级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配套设施等项目。

“我们把村庄规划的‘常州经验’、制定的标准都提供给共和县供他们参考,让他们根据地方特色,不断优化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同时加强后期生态保护的监管。”常州市第五批援青干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副局长陈奇说。

将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项目融合,常州援青工作组建立了项目督查推进机制,完成《江苏省“十四五”对口支援青海海南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中期评估和调整,一批支援协作项目的有效实施,极大地改善了乡村振兴基础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山海不为远,常共一家亲。据统计,常州自2010年与共和县开展对口支援以来,累计实施对口协作项目130个,统筹安排援建资金7.96亿元,80%以上对口协作资金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涉及水利、交通、住房、卫生、教育等领域,并先后派出5批68位援青干部人才扎根共和、服务发展。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